学院各单位:
现将《美高梅79906am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美高梅79906am
2019年4月4日
美高梅79906am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豫教党〔2016〕146号)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2019年工作要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全过程。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业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2019年将围绕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以“三质四融一主线” 方案(简称“三四一”方案,三质是师德师风与学生品德高质、教师课堂教学优质、人才培养特质,四融是思政课与专业教育融、全课程与职业道德融、通识课与人文素质融、第二课堂与思政元素融,一主线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为指导,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知行合一为导向,着重从思想性、政治性、准确性、时代性、艺术性等五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做到与理论教学互补共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程。重点推动“思政网·红”微课堂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责任部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方式,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积极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实施专题化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增强师生教学互动。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
严肃课堂教学纪律。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学习,加大课外学习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与题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责任部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强健的体魄,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选修课引进网络通识课学习平台,共有涉及思政教育、美育与文化自信、创新创业、职业素养、人文社科等多领域的400余门课程,供师生进行线上学习。教务处制定《美高梅79906am网络通识课程实施方案(试行)》(院字〔2019〕17号)文件,对通识课实施做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责任部门:教务处(质量办)、基础教学部、各教学单位)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将学校各专业作为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载体平台。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有效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学校将在各教学单位申报基础上,遴选10门“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开展试点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各专业建立系列化的红色案例库,每个案例库至少包括10个案例,其中原创性案例不少于50%。学校每年进行一次红色案例库评选活动,并对优秀案例库给予奖励。
(责任部门:教务处(质量办)、各二级学院)
3.拓展课程思政渠道
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实现“学与做”“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建立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案例库(至少包括10个案例,其中原创性案例不少于70%),为第一课堂提供思政教学案例;把握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课上课下相结合的育人活动不少于4次;建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青年学生关心关注的时政热点,增强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先进典型的育人导向作用。
(责任部门:团委、各教学单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强化“五业”精神,提高育人意识。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学校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不少于1次)、专题培训(不少于2次)、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不少于10次)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责任部门:人事处、教务处(质量办)、各教学单位)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工作例会、教研室活动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每个二级学院不少于1次),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责任部门:教务处(质量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各教学单位)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责任部门:教务处(质量办)、教学督导部、各教学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学校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五、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